…书写更加出彩的青春华章——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江苏研究生…

??支教,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责任,是对青春的诠释,是对生命的注解。

2021年9月15日,来自江苏省六所高校的74位支教研究生到达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他们被分配到海南州五个县的各个受援学校中。其中共和县21位、贵德县35位、贵南县10位以及同德县和兴海县各4位。

因为疫情的原因,援青支教团到达各个学校的时间比往年延缓了半个月,但一进入校园他们就刻不容缓的开始自己的教学工作。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在短暂的支教日子里,江苏省研究生支教团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他们用支教写了一首长诗,用身体力行践行着自己的初心。用期待、勇气和坚持书写青春的海南浪漫故事。

缺氧不缺精神,过“三关”亮风采

在高原工作,有句话很流行:“工作想冒尖,先要过三关”。来自南京大学的李子龙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三关”指的是高原反应关、语言关、生活关。

2021年9月18日,李子龙看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的九月雪。也许这场雪预示着未来一百天的苦寒,或者它预示着未来我们还需要适应更多的“反常”,不过在当时的李子龙看来,那场雪是大自然跳动的心脏迸发出的白色火花,天空中飞舞着的是一种崇高,卷动着青年人的理想。

援青路上,连绵的雪线、海拔三千米的高原、胸闷气堵的高原反应,让李子龙苦不堪言,也给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藏族群众的地道乡音,让他如听天书,一句也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想吃一口自幼在家乡吃惯的味道,在遥远的青海藏族地区简直是奢望······但是,手抚胸前的党徽,李子龙暗下决心:“我是来支教的,不是来添乱的!连这点苦都吃不了,还谈什么援青支教?”

李子龙被分到了位于兴海县的海南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初来乍到,他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新鲜感,天空永远是那么蓝,云彩永远是一片一片的白,永远散发出一种治愈抚慰的力量,这种宁静是李子龙在东部地区很少感受到的。

李子龙说:“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在兴海县城边缘,虽说去县城不是很方便,但是却也可以享受一份独特的静谧。”

这里的景色虽美,当地的老师和同事们也非常的友善,但适应这里的气候却不容易。李子龙常常因为干燥的气候而流鼻血,嘴唇也天天是干裂的状态,即使天天抱着保温杯补水也不起多少作用。

李子龙说:“坐在我办公室隔壁的老师张罗着帮我拉了网线,调好了网络;英语组的老师们耐心地和我交流了英语教学经验,还给了我不少之前的资料让我借鉴;食堂的打饭阿姨看到我们也每次都大勺大勺地加饭加肉,以至于每次吃完饭肚子都是撑撑的。”

高原缺氧,但不缺精神。在众多关心下,李子龙努力克服“三关”带来的身心不适,积极融入当地习俗,自个儿首先当起了“学生”。在教学中,他积极对标同来的支教骨干,与共同援青的支教老师陈晶晶一道,在支教老师中发起了“比学赶帮超”和“一对一结对”活动,有效盘活了支教氛围。

当地学生的音标基础较差,发音不标准;词汇量也不够;语法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与培养······这给满腔热血的李子龙当头一棒,但幸运的是,学生们的态度非常谦虚端正,对老师也十分尊重。

李子龙说:“学生们在路上遇到我,他们会认真地摘下帽子弯下腰,道一句“老师好”,这让我看到高原孩子的质朴和纯真,而且他们身上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我有信心教好他们。”

在课堂上,李子龙始终和他们拉近距离,在教英语单词的时候尽量用学生们生活中熟悉的东西举例造句,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此外,在这里的学校李子龙还第一次接触到了希沃白板,这个先进的教学设备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短短两三周的时间内,李子龙不仅学会了希沃白板的使用,还利用它设计了涵盖三个单元的课件,并利用其中自带的小游戏、英汉词典等功能提高了教学效率。

青年人总是容易怀着一腔热血,想在小小年纪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以前的李子龙也不免有着这种幻想。

但是在来兴海支教的这半年里,他明白了,摘星捕月般的雄心壮志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得,更加可贵的是那份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良心坚持不懈的精卫填海般的苦功。

教学相长,高原上留下的江苏印记

援青的意义在每一堂课中,在每一个笑脸里,在每一声“老师”里。

在海南州高级中学支教的音乐老师蔡杰,于11月19日积极组织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美育”送教活动。

这次他来到了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给同学们带来了青海特色山歌“花儿”的欣赏教唱课。

教室里响起来《上去高山望平川》等具有代表性的青海民歌,学子们各个都很感兴趣。

蔡杰说:“这节课就是探究“花儿”的产生、地方特点、地方风格、曲调风格以及“花儿”所产生的影响等。”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青海河湟地区“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因此这堂课通过具有青海本地特色来展开学习,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的旋律,探究“花儿”的继承与发扬和传承。

随着课堂进入了教唱环节,一首融合了“花儿”旋律特点的《花儿与少年》,通过教唱词,唱旋律,唱歌曲三个流程,同学们都很好的掌握了这首青海“花儿”风格的民歌。

蔡杰说:“当前,各式各样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商业化的通俗流行音乐充斥着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民族音乐在年轻一代人脑海中的印记逐渐淡化,而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认识“花儿”等民歌体裁,让同学们意识到我们的民族音乐从来不带有“土”的标签,让同学们以拥有青海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为荣,以弘扬本民族音乐为荣。”

12月9日,蔡杰老师又来到了海南州共和县城北九年义务制学校,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节丝竹民族

乐欣赏课,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课标中指出:“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是中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民族器乐的欣赏可以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成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基础。

在这节课中,蔡老师带同学们欣赏了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通过聆听,同学们对江南丝竹和广东的音乐特点的异同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最后蔡老师用所学专业—二胡,给同学们演奏了《战马奔腾》和《大鱼海棠》两首乐曲,同学们认真聆听,掌声不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节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育一方的音乐。中华民族用民族的语言创作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用生动的民族音乐作品弘扬中国文化。

蔡杰说:“希望通过我的课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乐器演奏的绝妙之处,认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改变对民乐的偏见,让同学热爱民族音乐,热爱民族文化!”

通过音乐的桥梁,蔡杰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了解了青海“花儿”的博大精深,也在高原上留下了江苏印记。

桃李芳华满校园,尽显浓浓师生情

研支团的同学们通过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已经形成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感情。支教团的成员不仅仅是老师,也早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的万事通哥哥和知心大姐姐。

“这可能是我支教期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了。”来自南京大学的沈慧很认真的说出这句话。

2021年9月沈慧来到位于贵南县的海南州第三民族高级中学支教,负责高一(9)班政治课的教学。这是一个纯藏族班,班上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较偏远的牧区。

刚接手这个班时本以为一切都会比较顺利,没想到第一次上课就遇到了突发情况。班上的才拉毛突发心脏病昏倒在地,沈慧第一时间联系了班主任把才拉毛送到了医院。

“真给我吓得不行,从没见过这种情况,才拉毛直接晕了过去倒在了地上”,沈慧后来回忆说。

本以为只是突发情况,以后不会再发生,没想到后来又遇到多次这种情况。原来才拉毛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初中时就病发过几次,自从上了高中后越发频繁了。沈慧为此还特地准备了速效救心丸,一旦她病情发作可以紧急救治。但才拉毛心脏病却越来越严重,只能回到家中静养。

许久不见才拉毛返回学校上课,沈慧十分担心她的病情,担心她会因病辍学,一直想找个机会去她家里看看。

终于等到学校放月假,沈慧就和另一名支教老师准备去才拉毛家看看。才拉毛家住在离兴海县城较远的牧区,交通十分不方便。她的爸爸和叔叔得知老师要来家访后,执意要到县城来迎接。

汽车颠簸了很久,驶过了许多陡峭的山路后,终于来到了才拉毛的家。才拉毛的父母都是牧民,家里的牛羊是他们全部的收入来源。

也正是这一次机会,让沈慧感受到了真实的牧民生活,第一次尝到了酥油茶的味道,也让他们对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牧区的孩子外出求学很不容易,并且才拉毛在学校表现的一直很优秀。在才拉毛的卧室墙上挂满了她的奖状,这更让沈慧感到如果她因病辍学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沈慧告诉才拉毛和她的父母,一定不要放弃学习,要相信现代医疗技术是可以治好心脏病的。

临走前,沈慧还送了一些南京大学的纪念品给她作为鼓励。家访结束后,沈慧就想着怎么样能给这位优秀的学生以最大的帮助,不因疾病而辍学,还咨询了很多认识的医生朋友。

江苏援青医疗队组织的“心佑工程”(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工作)让沈慧看到了希望。沈慧通过州教育局协调联系才拉毛去兴海县人民医院做全面检查,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沈慧说:“希望最后的检查结果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我也会持续关注才拉毛,要是“心佑工程”能让她康复那就太好了。而对于我来说也算是支教期间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了。”

“莫文隋精神”在高原绽放

“莫文隋”是“莫问谁”的谐音。上世纪90年代起,南通大学教师汤淳渊以“莫文隋”的化名坚持十多年做好事不留名,“莫文隋精神”成为全国知名的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南通大学的研支团就有了一个特殊而响亮的名字,“莫文隋”研支团。

2019年8月的一天晚上,刚刚抵达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支教的第21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支团团长钱颖科接到通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要看望研支团的同学们。第二天一大早,钱颖科和研支团的成员郑鹏燕、朱彤、王小亮就穿着统一的校服,拉着研支团的团旗来到了会见地点。二位省委书记一下车就直接走到同学们中间,和大家亲切交流,一起合影留念,并鼓励大家“要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同时嘱咐当地的领导,“一定要把同学们关心好、照顾好”。后来,钱颖科说,“第一次见省委书记,而且还是两个省的,开始我们特别紧张,但是书记们的和蔼可亲一下子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这一次会见,让钱颖科和小伙伴们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支教不仅仅是人生的一段历练,更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项重大战略,我能参与其中,是我一辈子的荣幸。请祖国放心,奉献青春,强国有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钱颖科仍然十分激动。

贵德地处黄河岸边,清清的黄河水穿城而过,虽然气候环境在青藏高原上还是比较好的,但2000多米的海拔还是让大家产生了高原反应。初涉教坛,“小老师们”工作特别的认真努力,经常备课到深夜,第二天还早早的到教室带领同学们晨读。一天上午,钱颖科正在上课,一下子就晕了过去。“当时就觉得眼前一黑,身体就控制不住的软了下去,同学们都围了上来,后来我就不知道了”,钱颖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当她醒来的时候,已经被学校的老师们送到了医院,床头放满了同学们采来的格桑花。第二天,孩子们又纷纷拿来了糌粑、馍馍和曲拉(一种奶酪制品),让他们的钱老师补补身体。钱颖科说,这是她享受过的最高的待遇。

在贵德县城的书店里,钱颖科和小伙伴们精心挑选着各种各样的日记本、水笔等文具,每一样都买了很多。营业员不解的问,你们学校里应该有的提供的吧,为什么一下子买这么多?小伙伴们告诉营业员,马上其中考试了,对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要分门别类的奖励一下,学校里的都是一个式样,我们自己买的孩子们喜欢,而且也是我们的心意。孩子们拿到奖品后还惊喜的发现,“小老师们”还给每个获奖者写上了获奖评语。

常牧镇的都秀草原离县城近2个小时车程,海拔在3000米以上。这里的天空湛蓝纯净,草地葱郁青翠。钱颖科来到学生卓玛措的家里,卓玛措的一家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到十分的意外和惊喜。钱颖科深有感触的说,现在牧区群众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十分关注,非常希望与老师当面交流。通过家访,研支团的同学们对牧区有了更深的认知,对藏族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学生们的教育引导也有了更好的方法。

2020年的6月,贵德民族寄宿制学校的礼堂里传来阵阵热烈的掌声,孩子们既激动又伤感,再过几天,他们的“知心姐姐(哥哥)”们就要回江苏了。钱颖科穿着孩子们为她准备的藏袍,正在组织南通大学“莫文隋”奖学金的发放活动。虽然只有5万元钱,但是,这些钱都是历届“莫文隋”研支团成员在南通大学向全校同学们募集来的“零花钱”。

临别前,钱颖科想起来时书记会见时说过汇报支教成果的事,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向两位省委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支教的心得感悟和工作成效。很快,娄勤俭书记和王建军书记都回信了,充分肯定了研支团的工作,鼓励大家“接力守护孩子们的梦想,继续弘扬莫文隋精神,努力为祖国教育扶贫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在奉献社会中书写更加出彩的青春华章”。江苏媒体对南通大学“莫文隋”研支团进行了全面报道,江苏高校掀起了新一轮学习“莫文隋”精神的热潮。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

评论